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:定焦 One,作者:李梦冉,编辑:魏佳,题图来自:视觉中国
一个手机壳,想在 2025 年撬动百亿市场。
这又是一个把兴趣做成生意的故事。2011 年,设计师出身的香港人吴培燊拿到最新款 iPhone4S 后,苦于没有找到合心意的手机壳,于是创立了一个名叫 Casetagram 的 App,用户可通过下载 ins 照片定制手机壳,生意由此起步。
一次偶然的爆单让吴培燊意识到这桩生意的巨大潜力,2014 年,Casetagram 更名为 CASETiFY,专做手机配件。一个看似简单的需求,最终催生出年销售额过亿美元的品牌。
2021 年,CASETiFY 的销售额达到 1.2 亿美元(约 8.5 亿人民币),同年获得数千万美元的 A 轮融资。次年年初,CASETiFY 入驻天猫商城,开业首日,销售额超百万元。
吴培燊曾对外透露,CASETiFY 年均手机壳销售超 300 万件,成立 10 年来每年都保持倍数式增长,并持续保持盈利,两位创始人甚至定下了 2025 年销售额 30 亿美元的目标。
和 9 块 9 手机壳不一样的是,CASETiFY 身上有两大标签:"高价"和"营销"。它主打高端路线,手机壳起步价 400 多元,部分产品高达 700 多元。同时借助明星效应和强势营销,CASETiFY 塑造了潮流符号与身份象征。
然而故事的另一面是品质下滑和过度营销的质疑。有人质疑,随着品牌声量的扩大,其质量却不如之前,也有观点认为,这更多是资本操盘的高端游戏,而非实质产品力的体现。
那么,这 500 元的手机壳,究竟买的是什么?它会是昙花一现还是真正开启手机壳高端化?这些或许是 CASETiFY 商业故事里最值得探讨的问题。
一、谁在买"天价"手机壳?
"几万的姐姐同款买不起,几百块的势必拿下",在被问及购买 CASETiFY 手机壳的原因时,"追星人"小含直言。
她说,最初知道这个品牌,是因为看见自担(喜欢的偶像)的照片里频繁出现这个手机壳,相较于其他动辄上万元的明星同款,这个属于咬咬牙就能得到。作为学生,这个手机壳对于她而言已经属于高消费,但还算能承受,"这只已经用了一年多,相较其他 9 块 9 的壳更加耐用"。
和小含这种追明星同款的消费者不同,阿七作为 CASETiFY 忠实粉丝,2020 年就入坑该品牌。她向"定焦 One "感叹:"手机壳前后加起来花了 1 万多,比手机都贵!"
阿七解释,她很喜欢 CASETiFY 手机壳厚重的手感,每次换手机会优先选择该品牌的手机壳。虽然价格肯定是偏贵的,但由于自己一直在用,"现在已经对价格麻木了"。
不过令阿七感到伤心的是,近两年,随着 CASETiFY 手机壳爆火,质量和价格却呈现出两极分化,"近一年的产品品控不严,有些印花掉得比较快,容易开胶。"而且对比以前普遍 300 元左右的价格,现在均价涨至 500 元左右。
阿七的 2023 年订单(上)和 2020 年订单(下)
作为"后来者"和"坑底人",小含和阿七见证了 CASETiFY 从"小众配饰"到"潮流追捧"的过程。随着热度攀升,围绕着 CASETiFY 甚至还产生了"衍生生意",包括代购、换壳交易等。
一位 CASETiFY 代购告诉"定焦 One ",这个品牌的手机壳销量很好,他一般会按照市场价格的 68 折 ~88 折售卖(不同的款式折扣力度不一样),平均一个月能有 1 万多元营收,"且顾客大多是回头客"。
该代购介绍,他们一般有两种发货模式,即官网直邮和拼单转寄,官网直邮一般是代购用其优惠券和会员卡下单后直寄;拼单转寄是品牌多件折扣活动,代购叠加优惠统一购买,收到后再分别转邮。CASETiFY 代购的折扣来源一般从品牌的会员卡、折扣券和各种活动而来。有些代购还会去香港等价格更低的地方,用会员卡进行折扣采买。
同时,小含介绍,CASETiFY 手机壳有质保期(不同的商品有不同的期限,通常是半年或一年),质保期间如果出现质量问题可以免费换款换新(大陆需要将旧壳寄回),有些人会拿换的新壳低价出售或者相互置换。不过更常见的是,很多人换手机后会选择将旧壳低价出手,价格通常在一两百元左右,根据使用时长、商品款式和磨损情况来定价。
这些交易不仅仅活跃在我们熟悉的二手市场,甚至在社交平台上,也有许多" CASETiFY 手机壳摆摊"帖子,评论区高达 4000 多条出物和收物的需求。
在"定焦 One "和多位用户的交流中,"品质好、颜值高"是常见理由,而提到更多的却是"满足情绪价值""装面子""明星同款"。他们购买的不仅是一个保护手机的配件,更是一种文化认同、社交符号和潮流标签。
正是这种兼具功能与情绪的双重属性,让 CASETiFY 的收入连续攀升:2022 年营收达 21 亿元,售出 1500 万个手机壳;2024 年销售额突破 36 亿元,而 2025 年的目标直接拉升至 30 亿美元(215 亿元)。
只是,很难说这是一场消费升级,还是又一次对消费者心理的精准收割。
二、500 元手机壳的溢价密码
500 块的手机壳究竟贵在哪里?我们不妨来拆解一下它的成本结构。
首先是材质与工艺。
CASETiFY 一向强调自己的"高规格材料"和"严格测试"。吴培燊曾对媒体称,"每一个新品推出都要进行上千次的防跌测试,以保证手机壳质量过关"。具体来说,CASETiFY 采用专利 QiTech™ 材料、EcoShock™ 减震材料和 TesseLock™ 等创新防护科技。
从事材料研发的张平向"定焦 One "解释,市面上手机壳的材质以 TPU、硅胶和塑料的使用最为广泛,CASETiFY 使用的材料应该为复合材料,不论是从专利成本,工艺难度还是原料来说,这都会大大推高成本。
不过,对于 CASETiFY 所宣称的"军用级别耐摔"和"环保"等概念,张平解释,其实 TPU 材质也可以满足," TPU 可以用在医疗器械上,也可以达到军用级别"。CASETiFY 的专利材质和常见手机壳材质的差别,或许不在于"性能本质",而在于"程度",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性能溢出。对于一个手机壳而言,这很难说不是过度追求。
另一位资深手机壳厂商告诉"定焦 One ",如果使用常见手机壳材料,例如 TPU 和硅胶,在工厂里做仿款的话,代工成本不到 20 元。
其次是设计和 SKU 的扩充。
在手机壳这个"有品类,无品牌"的商品上,CASETiFY 希望以原创的形式做出差异化。
除自有设计师团队外,CASETiFY 有自己的设计师平台,世界各地的设计师可以上传他们的设计,一旦被采用并有用户购买就会得到分佣。这种机制极大丰富了产品线,吸引了全世界设计师投稿,也成为品牌持续的灵感来源。
据 CASETiFY 官网显示,目前它有超 30 万款 SKU,除了有手机壳,还有平板、电脑、挂链等配件。在小程序选购页面上,也可发现分类之多,联名系列、明星同款、艺术家款、户外款、萌宠款等。
不过,SKU 扩充后,一向标榜原创的 CASETiFY 也曾陷入抄袭争议。2023 年,知名博主 JerryRigEverthing 发文称,CASETiFY 的" Inside Out "系列抄袭其与另一品牌 dbrand 联合推出的 Teardown(拆解)系列的素材。后 CASETiFY 在全平台下架了这些存在争议的设计。
dbrand 产品(左)和 CASETiFY(右)对比,图源 / JerryRigEverthing
最后是对营销的重度投入。
CASETiFY 最初"出圈"便是依赖各路明星的宣传带货,从梅西、科比到 BLACKPINK,从卢浮宫联名到《鱿鱼游戏》限定款,与博物馆、艺术家、动漫 IP 、影视作品等疯狂联名。这也和 CASETiFY 的起家经历有关。
早在用户提供照片定制手机壳的 Casetagram(CASETiFY 前身)时期,一位网红厨师在社交媒体上的晒单带来了首次爆单,这让网站一度崩溃,也让 CASETiFY 尝到了甜头。此后,靠着"明星带货 + 艺术联名"的组合拳,它迅速在 Instagram 等平台掀起风潮。
更重要的是,此前媒体曾报道,该品牌重视数据驱动——分析用户所在城市、使用的浏览器,从而分析顾客的年龄、性别甚至换机周期,以预测用户喜好,并推出针对性的营销策略。
然而,高强度的营销投入也带来了隐忧。
2023 年,BLACKPINK 成员 Jisoo 在社交平台上发出 CASETiFY 送的礼盒,除了有品牌最新款手机壳外,还配备了全套最新款苹果手机,这令"明星晒图"的公信力存疑。2025 年 3 月,另一位测评博主因为吐槽 500 元一个的 CASETiFY 手机壳和 10 元仿版差别不大,就收到了品牌方赠送的满满两箱手机壳。更是惹怒了不少用户,认为品牌背刺消费者——我们花高价买的手机壳,却被如此廉价地轻易赠人。
这些事件虽为 CASETiFY 不断制造话题,却也引发部分消费者质疑:我们究竟是在为产品买单,还是在承担明星同款带来的溢价?
如果说高昂的价格是由专利材质、原创设计与营销共同推动,那么接下来要追问的,是更长远的问题——在一个原本低门槛、低单价的品类里,这样的高端化能走多远?
三、手机壳高端化,故事能讲多久?
据 QY Research 统计,未来全球手机壳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张,预计在 2029 年将超过 1000 亿元,增量空间可观。
在这一赛道中,走高端的并非 CASETiFY 一家。近几年,一批定位更高价、更注重设计与材质的品牌相继崛起。比如同样走颜值路线的,有讲究艺术和联名的 Wildflower,其产品聚焦手机壳和挂绳等装饰型配件,强调穿搭属性;还有主打可伸缩气囊支架和色彩美学的 PopSockets,作为美国现象级品牌,和迪士尼、漫威等均有联名。
而以品质工艺著称的,诸如宣称芳纶纤维和碳纤维的 PITAKA,其在全球消费市场上圈粉百万,甚至获得《福布斯》等知名媒体推荐;还有注重实用创新和场景的图拉斯,其已累计拥有 1300 多项专利等。甚至苹果、华为等手机厂商,也在自有配件中强化了高端手机壳。
从价格看,CASETiFY 依旧是价格天花板,单价可达 500 元,而其他品牌大多集中在 300 元左右。"高端化"的故事在手机壳行业真的可持续吗?
CASETiFY、Wildflower 和 PopSockets 的"三坑玩家"薯薯向"定焦 One "展示了她庞大的手机壳家族,"谁能想到,两年前我还是个只买十元以内手机壳的小女孩。"她称,买这些手机壳不仅为了品质颜值,更是因为它们能提升生活幸福感,也能在社交场合充充面子。而除了手机壳外,PopSockets 的网红产品可伸缩手机支架也像集邮一样被薯薯收藏。
薯薯的部分手机壳和手机支架
对比这三个同样具有潮玩属性且定价昂贵的手机壳品牌,薯薯评价,CASETiFY 侧重于手感厚实防摔、Wildflower 轻盈散热功能良好、PopSockets 轻盈便携(带磁吸),"各有各的特点,而且都有质保,有效期内可以换新一次。"
但是,它们并非没有缺点,如 CASETiFY 在夏天散热不好、Wildflowe 的背板容易有划痕、边框磕碰容易有痕迹、少数人会觉得硌手;PopSockets 的透明壳和白框容易发黄等。在她看来,这几家品牌并没有谁具备绝对的不可替代性。
这也暴露出 CASETiFY 的一个关键问题,在同样依赖明星营销和潮流设计的赛道里,CASETiFY 缺乏一个让消费者为更高价格买单的核心理由。
其次,对 CASETiFY 而言,比起同类竞争更棘手的,是" 20 元仿品"的野蛮生长。
手机壳作为高频快消品,本就存在版权意识薄弱的问题,即便品牌提供质保换新服务,许多消费者仍倾向于在直播间先抢购仿款"尝鲜"。在一些直播平台上,有许多 CASETiFY 手机壳的仿版直播间。甚至在上述受访者中,也有人承认会"真假混买"。
这背后折射出一个更深层的行业挑战:消费者尚未形成"贵价手机壳"的消费心智。尽管 CASETiFY 想用品质和品牌支撑起 500 元定价,但大众仍在反复权衡:一个手机壳,真的值这个价吗?
短期来看,仿品泛滥蚕食了品牌的中低端市场;长期而言,CASETiFY 需要证明的不仅是产品耐用性,更是穿越消费周期的能力。毕竟,在一个换机速度都在放缓的时代,要让消费者为一个手机壳付出奢侈品的溢价,本身就是一场逆风之战。
手机壳的高端化故事,仍未完待续。
* 文中小含,阿七,张平,薯薯均为化名。
怎么办理加杠杆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