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言
国际权威期刊《美国医学会杂志》子刊最新研究显示:对比2022年数据,预计到2050年,全球癌症新发病例数将有显著增长(约77%)。研究特别指出,40-50岁人群进入癌症风险上升期,这与一些长期的生活习惯关系密切。中年时期,是采取行动、积极防癌抗癌的关键阶段。
五大助力防癌的关键行动
1.饮食清淡控好盐:
高盐饮食不仅关联高血压,研究还表明它可能促进体内炎症环境,不利于防癌抗癌,特别是胃癌等风险。
怎么做: 烹饪少放盐,善用葱姜蒜、香料提味。购买包装食品仔细看标签,警惕零食、酱料、熟食中的“隐形盐”。
2.蔬果充足种类多:
新鲜的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、矿物质和强效抗氧化物质,能帮助身体抵抗氧化损伤,降低多种癌症风险。
展开剩余71%怎么做: 争取餐餐有蔬菜,天天吃水果。每天尽量吃到5种以上不同颜色的蔬果,营养更全面。
3.红肉适量巧选择:
营养学研究表明,过量食用红肉(猪牛羊)及加工肉制品(香肠、火腿等),与某些癌症(如结直肠癌)的风险增加存在关联。
怎么做: 优先选择鱼虾、禽肉(鸡鸭)等白肉作为蛋白质来源。红肉每周总量控制在1斤(500克)以内,并减少加工肉摄入。
4.坚决远离烟和酒:
烟草和酒精是公认的重要癌症风险因素,与肺癌、肝癌、食管癌、乳腺癌等多种癌症密切相关。防癌抗癌,必须规避这两大风险。
怎么做: 彻底戒烟,并避免二手烟。饮酒没有“安全量”,为了健康,最好不喝。如饮酒,务必严格限量。
5.规律运动不松懈:
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会增加患癌风险,而规律运动能增强免疫力、帮助维持健康体重,这些都是防癌的有力武器。
怎么做: 每周保证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(如快走、骑车、游泳)。每坐1小时,起身活动几分钟。
科学防癌,重在落实
1.理解风险关联: 以上因素长期存在,会增加患癌的可能性,但非绝对因果。改善它们,就是降低风险。
2.筛查意识不能少: 40岁后,定期体检是早期发现癌症的关键! 根据个人情况(如家族史、职业暴露史等),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针对性的筛查项目(如低剂量螺旋CT、胃肠镜、乳腺检查等)。
3.综合管理更有效: 健康饮食需要搭配充足睡眠、压力调节以及避免接触已知的环境致癌物(如石棉、苯、过量电离辐射等)。
肿瘤科提醒
防癌抗癌非一日之功,贵在坚持日常的健康选择。中年是身体机能的重要转折点,需要用心养护。世界卫生组织指出:约40%的癌症可以通过积极的生活方式干预来预防。 从调整餐桌上的选择开始,迈开运动的脚步,远离烟酒危害,这些今日的行动,都在为未来的健康筑基。 积极防癌,从40岁后的每一天做起,用心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!
发布于:广东省怎么办理加杠杆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